張大千與陳半丁之「石濤畫冊」
上世紀30年代的一天,北平。十多名畫家正在雅宴。宴席上,酒過三巡,年齡最大、名望最高的大畫家陳半丁老人,興高采烈地告訴大家:他新近搜獲到清初著名畫家石濤一部畫冊精品,精美超逸,世所罕見。他宣佈,將邀請北平藝苑名流第二天晚六時,到他家中鑑賞這部石濤畫冊! 第二天傍晚,受到邀請的民國中國畫學會會長周養閹,和當時著名畫家黃君壁、馬晉、王雪濤、于非闇、徐燕孫等陸續蒞臨陳半丁府中。陳半丁邀請了一眾畫苑名流,卻忘記了一個人——客居北平,初登畫壇、尚無名氣的年輕畫家張大千。 張大千,自幼習畫,臨摹石濤、八大山人、徐渭和吳昌碩的畫,尤其研習石濤多年,畫得幾可亂真,有「南方石濤」之稱。當天下午,他風聞有此雅集,鑑賞石濤精品,因而不等陳半丁相邀,張大千就直趨陳府求見,求教陳半丁出示藏畫觀摩。陳半丁時為大畫家,對出道不久的張大千給予冷遇,離座而去,留下張大千一人在客廳里坐冷板凳。 張大千受此冷落,雖不高興,但為了鑑賞石濤的繪畫珍品,他不得不忍氣吞聲地挨了三個多小時。到了6點多,賓客齊集,陳半丁先在宴席上講了一通開場白:幸獲名跡,不敢私秘自珍,願為好友共賞云云。張大千被
高仿《千里江山圖》刷新紀錄,回望張大千摹古人生的超級反轉
最近一條香港蘇富比2022春拍新聞驚爆書畫圈,即張大千的摹古巨作、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圖》以3.7億港元(加佣金)落槌,刷新了張大千拍賣最高價紀錄。此前的張大千最貴作品,是創作於1982年的《桃花源》,在香港蘇富比2016春拍中以2.7068億港元成交。
據了解,張大千的《千里江山圖》是20世紀的1948年初在成都昭覺寺仿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圖》所繪製,那個年代,正值張大千傳統山水創作最盛期,因而敢於挑戰青綠山水楷模之作,該題材作品迄今僅見此一本。
張大千是擅長摹古大家,在其一生的繪畫歷程中,總是不惜重金搜羅名跡,苦心追摹,藝臻日漸成熟,也為其人生帶來超級反轉。
張大千 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陳半丁搜獲到石濤畫冊
在中國畫壇上,作為明未清初的石濤稱得上是一個有開創性的一代宗師,也是中國繪畫史上屈指可數的偉大人物之一。自然,能夠得到他的墨寶極不容易。20世紀30年代,京津畫派典型代表人物陳半丁有幸得到一部石濤的畫冊。令人詫異的是,就是這本畫冊竟然讓張大千揚了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讓我們把目光回望到中華民國時期的北平城。
陳半丁,18
中國獨有,堪比黃金,一木難求,拍賣價格最高的 金絲楠木
在收藏界,人們都知道金銀器和瓷器很貴重,但是有一種木頭,其極品者價格超過黃金,而且它自古以來就是皇帝最愛用的木材,如今,民間富貴者都競相追逐,它就是人人都想擁有的金絲楠木。 巨大的金絲楠樹 金絲楠木屬於楠木的一種,楠木是上等的建築之材,在中國楠木的種類有幾十種,然而其中有一種楠木,它含有的樹脂成分較多,結晶後加以刮磨,在陽光照射下便會金光閃閃,結晶越多亮點就多,民間把這種楠木稱為金絲楠。 金絲楠木紋理 金絲楠屬於硬木,然而在硬木之中它的硬度居中,具有非常好的韌性,加之它枝杈少,所以結疤就少,這種特性就決定了它能作為結構用材,適合做跨度大的梁架,而且它形體光滑,便於加工製作,瀝水性強(水分浸入木材里,能迅速被排出),有千年不腐之說,所以是皇家宮殿最理想的木材。 明朝是金絲楠木大放異彩的朝代,因為明朝採用實物進貢制,又逢朱棣要在北京大興宮殿,這個時候,生長在雲川貴一帶的幾百上千年的珍貴金絲楠木就被當地官員進貢到了北京,因此才有了今天金絲楠木存量最大的故宮建築群。 擁有最大金絲楠木存量的故宮建築群 金絲楠木生長速度極其緩慢,要50-60年才開始生長心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