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瓷器
清朝前期,景德鎮瓷器代表了國內乃至世界制瓷的最高水平。隨著國內外及宮廷對
景德鎮瓷器的需求量的激增,使康、雍、乾三代的景德鎮瓷業進入了制瓷歷史高峰。康熙的青花、五彩、三彩、郎窯紅、豇豆紅等裝飾品種,風格別開生面;雍正的粉彩、斗
彩、青花和高低溫顏色釉等,粉潤柔和,樸素清逸。乾隆的制瓷工藝,精妙絕倫、鬼斧
匠工,前無古人。青花玲瓏瓷、象生瓷雕、仿古銅、竹木、漆器等特種工藝瓷,惟妙惟
肖,巧奪天工。瓷業興、百業興,乾隆時督陶官唐英《陶冶圖說》:“景德鎮袤延僅十
余里,山環水繞,僻處一隅,以陶來四方商販,民窯二、三百區,工匠人夫不下數十萬,
嘉慶官窯器一般都用“大清嘉慶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主要為青花、無欄框。亦有少量楷書款。粉彩器上常見抹紅款。個別器物用刻劃款。